线上炒股配资公司_正规炒股配资_实盘配资公司

证券交易APP 房地产那么赚钱,国家为何要打压?日本的惨状给了我们警示_美国_日元_资金
线上炒股配资公司_正规炒股配资_实盘配资公司
栏目分类
线上炒股配资公司_正规炒股配资_实盘配资公司
线上炒股配资公司
正规炒股配资
实盘配资公司
证券交易APP 房地产那么赚钱,国家为何要打压?日本的惨状给了我们警示_美国_日元_资金
发布日期:2025-04-27 21:58    点击次数:90

证券交易APP 房地产那么赚钱,国家为何要打压?日本的惨状给了我们警示_美国_日元_资金

如果我问你买下整个美国需要多少钱,你心中肯定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如果将时间拨回上世纪80年代的话证券交易APP,这个问题就很好解答了。

答案就是一个东京就能买下整个日本,而整个日本的价值能抵得上四个美国,乍一听你可能觉得我在吹牛,但如果你看完这期就会明白事实远远比上面夸张百倍。

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那会的日本虽然被美国“夺了舍”,但是失去了自主权的日本换来的却是经济上的腾飞。

例如在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就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最大的后勤基地,美国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选择在日本建立生产线以供给给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展开剩余90%

而这大量的订单又直接扶持起了一众日后的日本大型企业,例如三菱集团丰田集团等一众企业都是在那时崛起的,因此可以说日本能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从战争中崛起,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美国。

而在这之后,随着美国大量迁移国内的化工企业和制造业到日本,日本又迎来了一段经济上升期,只不过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

例如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十起污染事故有四起都发生在日本,人们纷纷患上骨痛病水俣病等疾病,但尽管如此日本还是取得了辉煌的经济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汽车和轻工业产品。

比如日本汽车就一直以省油出名,而日本家电也是以质量取胜,而且在当时日元的汇率比美元低很多,这就使得日本出口利润很高,而最终日本产品靠着物美价廉的特性,很快就占据了大量的欧美市场。

就拿汽车来说,当时美国百分之四十的汽车都是日本车,而这样一来就导致许多美国企业开始裁员,与此同时当时的美国通货膨胀越发严重,最终导致人们既没有工作,同时手里的钱也贬值了。

于是愤怒的人群纷纷冲上街头打砸路边的日本汽车,并在全美掀起了一股抵制日货的风潮,而另一方面美国自己也意识到了不能继续放任日本做大。

于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五国财务部长和央行行长,一起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了一份协议,其内容是除日本以外的四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抛售美元的方式来达成美元对日元的贬值,从而改善美国出口贸易的低迷现状。

而另一边日本虽然有点被胁迫的意思,但事实上他们自己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因为在他们的设想里日元升值不会很快,要达成协议里的目标起码要三年,而在这期间日本的出口产业虽然会受损,但却可以用进口带来的利润去补贴出口。

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三个月,日元就完成了原本三年才能达成的升值目标,而导致这一切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就不得不提及几个经济学名词了。

第一个名词叫国际避险资金,这个概念解释起来其实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一个词语叫盛极必衰,而经济发展同样也符合这一规律。

于是各国为了防止本国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损失过大,都会选择将手里的资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那什么才叫相对安全的地方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经济发达的地方。

而在上面我已经提到了,日本在这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因此它便成为了最佳的避险资金储存地,而除了安全以外,日元对美元升值还让一众投机者们有利可图。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日元升值不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协议的签订却是早就放出来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只需要赶在那之前大量买入日元,就能在今后赚取日元兑换成美元的差价,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大量的外资像海啸一般席卷整个日本。

而日本为了应对这大量涌入的外资,就不得不采取超发货币的行为,所谓的超发货币,简单来说就是有多少外资流入日本,那么相对的日本就要根据汇率多印钞票来保证兑换,而这样一来日本国内流通的资金就会暴涨。

并且在基于避险资金的情况下,这些钱是基本不可能再大批流出的,因此日本一众银行手里顿时就有了大量钞票花不出去,而银行恰恰又是靠储户们的存款来投资盈利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假如你手里有一批数量巨大且稳定性极强的资金,那么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你会拿着它去投资什么呢?答案是房地产和股票。

但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送上了一记神助攻,那就是降低利率刺激消费,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本来计划仅升值百分之十左右的日元,不仅三个月就完成了三年的目标,并且还在全世界的资本注入下一路飙升,到最高点的时候120日元就能兑换1美元,整整比《广场协议》签署的时候翻了一倍。

而日元这样剧烈的升值,对他们本国的制造业来说完全就是末日般的灾难,因为日本货本就靠价格取胜,但如今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东西卖的比美国自己产的还贵一大截,不仅如此当时中国的制造业也在发展。

举个例子,同样是手表日本产的要买二十块而中国产的只卖一块钱,尽管日本产的质量可能好点,然而在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面前质量已经不是竞争优势了,于是就这样日本国内的制造业纷纷倒闭破产,更有甚者直接关闭了公司拿着钱加入了炒房和炒股大军。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祭出了最后的杀招,那就是降低利率。

据资料显示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最终把利率从最开始的5%一路降到2.5%,而他们这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削减利息,让人们把钱都取出来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然而这一次他们又想错了,人们把钱取出来以后并没有拿去消费,而是统统丢进了房地产和股市之中,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日本将会有源源不断的外来资金,所以日元将会继续暴涨,因此只要现在手中握有大量的房产和股票,那么将来就能一举套现实现一夜暴富的美梦。

于是在一夜暴富的催动下,全日本掀起了一股炒房炒股热,一时间上至政府高管下至家庭主妇统统炒起了房地产和股票,为此社会上还出现了专门集体培训相关知识的培训班。

于是就这样以日本东京为中心,全日本的地价开始火箭般蹿升起来,据资料显示当时即便是东京郊区的房价都一度被炒到了五千万日元一平,折合成美元就是四十多万,而与此同时整个日本的土地资产总额也在飙升。

从最开始1985年的1004万亿日元涨到1987年的1638万亿,最终在1990年达到了恐怖的2389万亿日元,如果说单从数字上大家不能感受到有多离谱,那么我们来做个对比就知道了。

2389万亿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是整个美国土地资产的4倍,而日本整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能用的不能用的全部加起来,也才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4%。

那么现在各位再想象一下日本仅以美国百分之四的土地面积,却创造出了四倍于美国整个国土资产的价值,因此才会出现一个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的奇迹。

然而随着房价一起暴涨的还有股价,当时日本的平均股价一路来到了三万八千多日元,并且一度有突破四万日元的迹象,也就是说当时只要你投资股票绝对是稳赚不赔,说通俗一点就是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

于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整个日本国都暴富了起来,在当时有这么一段话形容当时的盛况,那就是夜晚的日本只有出租车司机选择顾客,顾客是没有权利选择出租车司机的。

因为当时的人们基本上全部都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因此一到深夜街头两侧都是等着坐车的男男女女,并且他们为了能提前坐上车,几万日元的小费给起来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仅如此当时的日本人还创下了全球奢侈品购买的消费记录,例如在当时日本有人以4000多万美元的天价买下了梵高的名画《向日葵》。

除此之外日本人已经不满足于只在日本买房了,他们开始拿着钱去国外买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花费13.73亿美元买下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14栋办公大楼。

而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他们一举就投入了2188亿日元,可以说当时整个日本上下头透着一股万岁冲锋似的疯狂,然而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很快日本人就为他们的疯狂付出的惨痛的代价。

首先是日本政府在1989年到1991年期间五次回调利率,同时他们还出台了限制房地产投资金额的法案,然而这一切已经为时已晚了。

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房价和股价永远不会跌,于是他们就大量贷款去炒房和炒股,同时银行也为了利益开始盲目放贷,于是当利率上调之后,美国华尔街率先给出了致命一击。

他们开始大量抛售手里的日元和房产套现走人,而随着大庄家跑路,底下的人也自然而然地开始抛售,进而引发了抛售潮的到来,而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房价和股价全部暴跌七成以上,许多卖不出房子又还不起贷款的人开始逾期。

而银行又因为大量逾期导致巨额亏空,不仅如此它们手里的房子也一样卖不出去,于是连银行也走到了倒闭的边缘,而最终日本终于付出了代价。

当时的日本政府祭出了最后的大招,那就是将全国上下人民的存款利息共计2800多万亿日元,统统下发给了各大银行让它们拿来自救。

而这么做虽然保住了日本经济,但却带来了更可怕的后果,由于当时的那一代年轻人饱受高房价的摧残,而今泡沫破碎后他们也对社会失去了信心,于是日本自90年代后出现了大批被后世称为“死宅”的年轻人。

而这些年轻人有着三大原则,即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因此从那时开始日本生育率连年降低,以至于出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所以他们开始不生孩子不买房,把这些钱都用来买二次元周边和手办之类的消费。

因此可以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碎击垮了日本人最后的尊严,以至于直到今天日本整个社会都还是极端保守的状态,而这又让他们错过了信息时代发展的机会。

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被打怕了证券交易APP,所以日本人如今表现出来的谨小慎微,或许就来自当年那场疯狂的泡沫经济,而不是现在某些人吹嘘的工匠精神。

发布于:天津市